城市噪音控制是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質量、維護城市環境和諧的重要方面。為了實現有效的城市噪音控制,需要技術與政策并進,雙管齊下。
技術層面
噪聲控制技術主要包括降低噪聲源的噪聲、控制噪聲的傳播途徑和個人防護幾個方面。
-
降低噪聲源的噪聲:
- 消除和減少聲源:如防止沖擊、減少摩擦、保持平衡、去除振動等,以及避免旋轉流體無規律的運動,防止流體形成渦流運動等。但完全實現這些措施在工程應用中很困難,因此關鍵是制止不適當的或可能減少的沖擊及不必要的振動。
- 改進機械設備:采用噪聲小的機械代替噪聲大的機械,或者采用別的生產工藝代替噪聲大的工藝。
-
控制噪聲的傳播途徑:
- 聲源密閉:采用密閉方法切斷聲源向外傳播的措施,在機械與箱體之間填充吸聲材料如玻璃絲棉、聚苯板等,會有更好的消聲效果。
- 安裝防振裝置:如防振墊、防振彈簧、防振圈等,能簡單而有效地防止振動,減少噪聲。
- 安裝消聲裝置:在風機、水泵、空氣壓縮機等難以密閉的機械的入口、出口或管道上安裝消聲器或類似的消聲裝置。
-
個人防護:
- 對接收者進行防護,主要是利用隔聲原理來阻擋噪聲傳入人耳,如佩戴耳塞、耳罩等,以保護人的聽力。
此外,在城市建筑設計中,也可以采取一系列噪聲控制技術,如利用隔聲材料和隔聲構件阻止聲音的傳播,在通風系統、空調系統等設備的進出風口安裝消聲器,對產生振動的設備采用隔振器等。
政策層面
政府在城市噪音控制中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,主要通過制定和實施相關政策來引導和規范城市噪音控制工作。
-
規劃層面:
- 城市功能分區:政府會對城市的功能分區進行合理規劃,將工業區、商業區、居民區等進行明確劃分,避免相互干擾。例如,將工廠設置在遠離居民區的區域,減少工業噪聲對居民的影響。
- 聲環境功能區劃定:指導地方根據聲環境質量標準和國土空間規劃以及用地現狀,及時劃定、調整聲環境功能區,并開展聲環境功能區劃分情況評估。
-
法律法規:
- 制定嚴格的噪聲排放標準:對于各類建筑工程、交通設施、工業生產等活動產生的噪聲,都規定了明確的限值。違反這些標準的單位和個人將受到相應的處罰。
- 出臺相關規范和標準:要求建筑設計師在設計階段就充分考慮噪聲控制,采用合理的布局和構造措施;施工單位則必須按照規定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,減少施工過程中的噪聲污染。
-
監測和管理:
- 建立噪聲監測網絡:實時掌握城市各個區域的噪聲狀況,對于噪聲超標的區域,及時采取整改措施。
- 推動落實地方聲環境質量改善責任:出臺聲環境質量改善規劃編制指南,指導未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的區域所在的設區的市、縣級人民政府編制聲環境質量改善規劃及其實施方案。
綜上所述,城市噪音控制需要技術與政策并進。通過采用的噪聲控制技術、優化城市規劃和建筑設計、制定嚴格的法律法規以及加強監測和管理等措施,我們可以有效地降低城市噪音水平,為城市居民創造一個更加安靜、舒適的生活環境。
上一條:噪音污染治理的有效策略
下一條:綠色生活,靜享未來:噪音治理行動